【成飞医院科普】别被夏天“骗”了!这些病毒专在高温天 “作妖”,儿科医生教你护娃
2025-07-11 17:30:00儿科
炎热的夏季不仅是冰淇淋的季节,也是各种病毒肆虐的“旺季”。许多人总以为夏天那么热,病毒一定会“热到晕倒”,结果,偏偏有一些“硬核”病毒,不仅对高温免疫,甚至在夏天更能“生龙活虎”。不少家长会在盛夏时节放松警惕,觉得孩子不容易得病。其实不然,夏季也是许多传染病的高发期,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一些病毒,看看它们到底如何在夏季“大行其道”。
一、手足口病:“热力四射”常驻
让我们从“夏季冠军”——手足口病开始说起。手足口病作为夏季的“常驻”病毒,可不是被高温吓退的类型。其实,它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其中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EV71)。
虽然名字里有“口”和“手足”,但它的传播方式可不只是靠手。唾液、痰液、呼吸道分泌物、粪便都能传播,几乎是全方位无死角的侵略模式。夏季高温使得人们常常开窗通风,孩子们又会去游乐场和各种人群密集的地方,这样“病毒开心派对”自然不会少。
症状:孩子可能会出现高热、皮疹、口腔溃疡等症状。如果家长看到孩子嘴巴里、手脚上有红疹,最好第一时间就医,不要等到疹子变得“夺目”再去医院。
预防:勤洗手是关键!尤其是孩子进食前和上厕所后,家长要严格督促。还有,尽量避免让孩子和有症状的患者接触。
二、轮状病毒:炎热夏季“潜伏杀手”
接下来,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和肠胃道息息相关的病毒——轮状病毒。虽然它跟手足口病的症状相似,但它的“强大”之处在于它可以引发严重的腹泻、呕吐和脱水,尤其对婴幼儿来说,非常危险。
症状:宝宝一旦感染,通常会出现剧烈的腹泻,伴随着呕吐和高热,极易导致脱水。因为夏季本来就容易出汗,孩子如果没能及时补充水分,脱水的风险会更高。
预防:轮状病毒疫苗已经进入许多国家的儿童免疫接种计划,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感染。除此之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尤其是饭前便后洗手,也能减少感染的机会。
三、流感:夏天也能“热舞”
说到流感,许多人可能觉得它属于冬季专属。然而,流感病毒其实是不分季节的,特别是变异株更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包括夏季。因此,家长不能认为夏天病毒“无处藏身”,流感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威胁。
症状:流感通常会带来高热、咳嗽、喉咙痛和肌肉酸痛等症状。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呕吐和腹泻。孩子感冒的时候容易有高热,如果不能及时退烧,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
预防: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疫苗通常每年都会更新,以应对流感病毒的新变种。与此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让孩子与感冒或流感患者密切接触,也是防止流感传播的好方法。
四、诺如病毒:肠道的“不速之客”
你可能听说过诺如病毒,它是引起胃肠炎的一大罪魁祸首。尽管很多人把它当成是“冬季专属”,但实际上,诺如病毒在夏季的肆虐也并不容小觑。它对高温有一定的耐受性,适应了温暖潮湿的环境,能在水源、食物甚至空气中存活一段时间。
症状:诺如病毒感染通常会带来呕吐、腹泻、胃痛等症状,持续时间一般在24-48小时内。孩子会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可能由于腹泻和呕吐导致脱水。
预防: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未经消毒的水和食物,尤其是外出旅游时要特别注意。此外,勤洗手,尤其是在处理食物和饭前便后。
五、疱疹性咽峡炎:“迅猛突击”的病毒
夏季炎热的天气,也给一些病毒提供了生长的“温床”。疱疹性咽峡炎便是其中之一。它由柯萨奇病毒引起,通常通过飞沫传播,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中容易成为“传播链”的一环。
症状:孩子可能会出现高热、喉咙痛、吞咽困难等症状,伴随着口腔内的水疱。与其他传染病相比,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较为明显,家长容易识别。
预防:尽量避免让孩子和患病者接触,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尤其是咳嗽和打喷嚏时应遮掩口鼻。
病毒不怕热,防护要做到位
夏季虽然是让人期待的季节,但也带来了许多传染病的“隐形威胁”。手足口病、轮状病毒、流感、诺如病毒、疱疹性咽峡炎等,都不是“怕热”的病毒,它们照样能够在高温天气里活蹦乱跳。作为家长,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强孩子的个人卫生,注意防控措施,及时接种疫苗,减少孩子暴露在人群密集的地方。
记住,夏季传染病不容忽视,健康是最美的“夏日风景”,大家一起做好防护,才能让这个夏天过得更安全、更愉快!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 临床诊疗指南:传染病学分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来源:贺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