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飞医院科普】流感季又杀拢了!娃儿的妈老汉儿们,莫慌!
2025-09-20 10:38:00儿科
各位老铁、嬢嬢、叔叔、娃儿他爹他妈——注意了!秋风一吹,鼻涕一甩,又到了每年和流感“干架”的季节咯!是不是听到别个屋头娃儿发烧或者咳嗽两声,你心头就咯噔一响?妈老汉儿的内心OS之多:诶哟我家那个吞金兽怕不是也要中招?这是感冒还是流感?要不要输液?要不要吃抗生素?
莫慌!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这个“老熟人”——流感。

一、流感到底是个啥子?
简单来说,流感就是流行性感冒。听名字就知道,它跟普通感冒不是一个级别的。普通感冒多是鼻病毒、腺病毒之类的小角色搞事,症状相对轻;而流感病毒可谓“武力值爆表”,一旦感染,常常表现为:
l突然高热(体温38℃以上,甚至40℃也常见)
l浑身酸痛、头痛、乏力
l咽痛、咳嗽,有时伴随流鼻涕
普通感冒就像“毛毛雨”,而流感就是“瓢泼大雨”——来得猛、打击大。
二、小娃儿更容易中招,咋个回事?
道理很简单:免疫系统尚未成熟!
小娃儿就像“新手玩家”,装备不足,遇上病毒这种“满级怪”,自然容易被攻陷。再加上幼儿园、小学里人多、空间封闭、大家喜欢共享玩具(顺便共享病毒),于是流感就能在班级里“传得比八卦还快”。
三、流感的常见误区
1.流感就是感冒,不用大惊小怪
错!流感是病毒中的“狠角色”,它可能引发肺炎、中耳炎,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学龄前儿童、老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风险更高。
2.娃儿高烧就立刻用抗生素
莫乱整!抗生素打击的是细菌,不是病毒。流感是病毒感染,乱用抗生素不仅没用,还可能把孩子的肠道菌群搅得鸡飞狗跳。
3.输液比吃药退烧最快
打胡乱说!输液≠神药。退烧药口服或肛塞效果一样好,打点滴只是换了一条“进药通道”,对退烧速度影响有限。
四、中招了咋个办?
1.看病要及时
如果娃儿高热不退、精神差、呼吸急促,别犹豫,立刻去医院!医生会根据病情判断是否需要用抗病毒药物(比如奥司他韦)。越早用,效果越好。
2.退烧别慌张
体温超过38.5℃可以用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别怕药伤身。真正危险的是高热导致娃儿脱水或惊厥。
3.多喝水,多休息
水是最便宜的“解毒剂”。娃儿出汗多、呼吸快,容易缺水,要随时补液。
此外,让娃儿安心休息比啥子补品都管用。
4.基础能量要保证
俗话说:“能吃能跑,身体才好”。就算生病了,只要还有点胃口,稀饭、烂面条喂起,吃得下就是胜利。
五、如何预防才是硬道理?
1.接种流感疫苗
这是最靠谱的“防护罩”。虽然疫苗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不生病,但即使感染,症状也会轻得多。
建议6个月以上的娃儿每年都接种。
2.勤洗手、少揉眼睛
娃儿的小手经常“环球旅行”,桌子、玩具、鼻孔……啥都摸,病毒也就顺利“进门”。所以勤洗手是预防神器。
3.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均衡饮食,才是免疫力的“充电宝”。夜里打游戏、挑食偏食,免疫力自然下降。
4.少去人多封闭场所
在流感高发季,尽量减少带娃去商场、游乐园“扎堆”,毕竟人越多,病毒越嗨皮。
六、家长们最想问的几个问题
Q:娃儿打过疫苗了,还会遭流感?
A:可能会,但症状一般更轻,不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Q:流感会传染多久?
A:通常发病前1天到病后5天都有传染性,娃儿发热退烧后至少隔离48小时再返校。
Q:整点营养的,喝鸡汤有用吗?
A:可能不得行,鸡汤不是特效药,治不了流感,但可以安慰人心、补充水分和营养,也可以算是“心理+生理双重治疗”。
流感不可怕,可怕的是“轻视”或“误治”。很多小朋友因为家长的拖延或错误操作,把小病拖成大病。其实只要科学预防、合理应对,大多数孩子都能平稳度过流感季。所以各位爸妈,请收好这份“流感防护秘籍”,下次娃一旦中招,你们就能淡定地说:我们有攻略,流感来了也不得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8,11(1):1-5.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18.01.001.
【来源:贺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