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成飞医院科普】碘缺乏防治营养小技巧

2025-05-16 08:41:03营养科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甲状腺激素参与身体糖代谢、脂肪代谢和蛋白质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骨骼和肌肉;调节基础代谢率,维持体温在36.5左右。另外还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和毛发等有影响。

成人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代谢减慢、怕冷、乏力、体重增加、反应迟钝;皮肤干燥、脱发、面部浮肿(黏液性水肿),心率减慢、血压偏低。还会导致甲状腺代偿性肿大(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形成颈部可见的肿块,严重时压迫气管或食管,导致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也会有认知和神经功能损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抑郁;还有肌肉无力、肌肉酸痛、易疲劳、胆固醇代谢异常、女性月经困难、受孕困难,男性性功能减退等

儿童和青少年缺碘会甲状腺肿大,生长发育缓慢、骨龄落后、青春期延迟;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语言表达较差、精细动作能力下降、智商降低;怕冷、易疲劳、体重异常增加等。

胎儿期缺碘(孕期)会导致流产、死胎、先天性畸形;不可逆的脑损伤(克汀病),智力低下1015个点、聋哑、斜视、共济失调、面部浮肿、身材矮小、囟门闭合晚等。婴幼儿期缺碘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出现呆小症,典型的症状嗜睡、少哭、喂养困难、便秘、腹胀、皮肤干燥、毛发稀疏、特殊面容(鼻梁低平、舌大外伸)、语言发育迟缓、记忆力差、学习能力低下等。

因此要保证充分的碘摄入,自我国加碘以来甲肿率从1997年的9.6%下降至2023年的1.6%。现在为大家分享几种有效的补碘小技巧!

1.最方便的就是把家里的普通食盐换成“碘盐”。碘盐能弥补自然环境中碘的缺乏,尤其是食海产品少的内陆缺碘地区,每日摄入碘盐56克即可。认准包装,购买印有“加碘”字样的食盐,避免误购工业盐或无碘盐。炒菜、烧菜和煮汤时,不宜过早放盐,宜在食物快熟时放入。碘盐不宜直接放入锅中炒和煎炸,菜出锅前放盐,以避免高温碘挥发降低碘浓度。日常生活中注意将碘盐放在有盖的陶瓷罐或棕色遮光玻璃瓶中、阴冷干燥处避免日光照射和吸潮、离开灶台等高温影响,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应随用随买,适当备用

2.多选择含碘量高的食物,建议以下食品纳入每周食谱:海带碘含量最高,推荐凉拌和煲汤;紫菜适合做汤和饭团;海鱼贝类既补碘又是优质蛋白质;乳制品牛奶中的碘来自饲料添加,也是内陆居民补碘的重要来源;蛋类也是碘的良好来源,尤其是蛋黄。可为学龄儿童准备海苔、鳕鱼等便携碘零食。

3.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对碘的需求量显著增加,应特别注意补碘,每日碘的推荐摄入量至少达到250微克,以满足自身和胎儿或婴儿的生长和脑部发育的需求。每周保证进食3次海带或紫菜。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含碘丰富的符合维生素的补充剂。甲状腺疾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根据病情调整碘需要量。

注意:合理搭配这些含碘高的食物,选择新鲜、无污染的食品。但也不能过量,避免长期大量摄入含碘高的海产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成人每日碘摄入量上限为600ug,过量碘摄入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紊乱,出现心悸、手抖、突眼等症状,甲状腺激素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患者不需要补碘。

因疾病不宜补碘的患者,应当购买不加碘食盐。

来源:李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