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飞医院科普】胰岛素家族大揭秘:从“三代进化史”到精准用药选择
2025-02-28 10:10:00药学部
胰岛素作为糖尿病治疗的“生命钥匙”,从动物胰岛素到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再到更贴近生理需求的胰岛素类似物,其发展历程堪称医学史上的重要突破。然而,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胰岛素品种,许多患者常陷入“种类繁多、用途难辨”的困惑:速效和长效的区别是什么?预混胰岛素适合哪些人群?如何避免低血糖风险?
本文将带您梳理胰岛素的“三代进化史”——从动物胰岛素到人胰岛素类似物的技术革新,解析不同类别药物的作用特点、适用场景及用药技巧帮助广大患者朋友掌握科学控糖的主动权,让“精准用药”不再是难题。
一、分类
表1 依据来源分类

表2 依据功能及作用时间长短分类
1. 餐时胰岛素:进餐刺激后反应性分泌的胰岛素,血浆胰岛素水平可达到空腹时的3-10倍。主要生理作用:抑制餐后血糖急剧升高,使人体在进餐后1h血糖很少超过7.8mmol/L,并在餐后2h回落到接近空腹状态血糖水平。药用餐时胰岛素就是模拟生理性餐时胰岛素分泌,控制餐后血糖的药物。
2. 基础胰岛素:是空腹状态下的胰岛素分泌,不依赖于进食,血浆胰岛素浓度5-15µU/ml 主要生理作用:抑制肝糖原和糖异生的产生和释放入血,使人体在基础非进餐状态的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分泌量:约18-32U/24h(0.7-1.3mg)。药用基础胰岛素模拟生理性基础胰岛素分泌,控制空腹血糖。
3. 预混胰岛素:在短效/速效胰岛素里加入了不同比例的鱼精蛋白,使一部分胰岛素变成中效成分,预混胰岛素=速效/短效+中效成分。
注意:预混制剂需充分摇匀后使用,注射时间需严格匹配进餐。
二、注射和起效时间


三、注射部位
各类胰岛素的理想注射部位:腹部、臀部、大腿、上臂
短效人胰岛素:腹部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上述四个部位任选
中长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大腿和臀部
预混人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早晨时腹部,傍晚时大腿或臀部
四、胰岛素区分小技巧(个别厂家有所不同)

1.从名称看:一般名称中带有「R」的为短效胰岛素,带有「N」的为中效胰岛素,带有数字或数字比例的为预混胰岛素。
2.从外观看:短效或速效为澄清溶液,中效及预混胰岛素为乳白色悬浮液,用之前需充分混匀。
3.从包装看:同种类胰岛素笔、笔芯、药水颜色是一致的,速效剂为黄色,中效制剂为绿色,预混 30R 制剂为红棕色,预混 50R 制剂为灰色。以诺和灵系列为例:
4.用法细节:只有速效和短效胰岛素可以静脉注射,其它中效、长效和预混胰岛素不能静脉使用;短效和速效若皮下注射只能在餐前,不可在空腹或睡前使用。
5.按照剂型,可分为瓶装胰岛素、注射笔+笔芯、特充以及胰岛素泵。笔芯胰岛素的浓度是瓶装胰岛素的4倍,千万不能用普通注射器抽取笔芯胰岛素剂量的液体直接注射到人体中,会产生低血糖反应。
6.预混胰岛素:预混,顾名思义,是将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按一定比例预先混合而成,短效成分可快速降餐后血糖,中效部分缓慢持续释放,起到代替基础胰岛素的作用。药品上的数字代表了短效和中效胰岛素各种所占的比例,30代表短效30%,中效70%;25代表短效25%,中效75%;50则代表短效和中效各占50%。
五、用药核心建议
1.储存要点:未开封胰岛素需2-8℃冷藏(禁止冷冻),开封后常温(≤25℃)保存时间大部分药品为4周。(诺和益3周,部分厂家的部分品规可达6--8周,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2.注射技巧:优先选择腹部(吸收率最高),每次更换注射点避免脂肪增生。
3.风险警示:速效/短效胰岛素过量易致低血糖,外出需随身携带糖果。
4.个体化治疗:老年患者优先选择低血糖风险小的长效类似物,青少年需配合动态血糖监测。
【来源: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