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成飞医院科普】如果孩子抑郁了,父母该怎么做?

2025-02-22 10:03:00精神科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我们当然希望他们一切顺利、健康快乐。然而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孩子的学业压力、社交压力越来越大,据《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抑郁症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

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在不断成长,孩子得了抑郁症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成长道路上的挫折之一,别人可能没有经历抑郁的挫折,但也会经历其他。所以孩子抑郁了,父母应该和孩子一起积极应对、共同努力去跨过这个坎。

1.早发现早干预

有家长发现孩子突然变得不爱和人说话、爱发脾气、整天玩手机、不愿意上学,家长或者用说教打骂、或者用顺从讨好的方式应对,直到孩子无法上学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实际上,无法上学在医学上叫社会功能受损,在此之前,孩子一定是先经历了情绪变化,再到行为模式改变,最后演变成了社会功能受损。

孩子常说“父母不理解我”,在孩子一次又一次向家长寻求帮助无果后,孩子产生这样失望的想法也不足为奇。很多孩子遇到的问题在家长看来都是小事,比如“老师在课堂上批评我开小差”“我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被同学嘲笑了”“我在路上看见一条很可怜的小狗,我想养它”,而家长很多时候都只是敷衍或者指责。其实,孩子需要的不是非得要家长解决这件事情,有时候事情也并不都是孩子做错了,家长应该细心询问、耐心解答。所以,家长要敏锐地察觉孩子的情绪变化,了解情绪背后的真实原因,及时给予情感支持。

2.调整心态、积极面对

如果孩子被确诊了抑郁症,又该怎么办呢?这时候,自责、焦虑、疑惑、气愤等情绪可能会如潮水般涌来。但请您明白,这些负面情绪对整个家庭都没有任何好处。冷静下来,接受这个现实,切记不要自责,也不要指责孩子,积极面对,告诉自己抑郁症是可以治疗的。在调整好心态后,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3.调节教育模式,给予情感支持

①不要否认孩子的情绪,陪孩子一起吐槽糟糕的事情、一起发泄心中的不快,关心孩子身体的不适,给予适当的安慰。

②接纳孩子的错误,陪孩子一起分析犯错的原因、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

③降低对孩子的高期望。家庭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孩子以后能独立生活、找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因此要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

④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比如要求孩子早睡早起,要求孩子一定要在什么时候吃饭。

⑤根据孩子的自身意愿,鼓励参加户外活动、培养兴趣爱好。

⑥根据孩子的需要判断是否增加陪伴的时间,不恰当的陪伴和关心可能会让孩子觉得被监视或控制。

4.寻求专业帮助,联手共抗抑郁

抑郁症既跟孩子自身的生物遗传因素有关系,也跟其心理类型以及家庭、学校这样的社会环境有关系,因此也应该寻求专业的帮助。按照医生的建议,督促孩子遵嘱服药,按时参加治疗,定期复诊。

【来源:唐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