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飞医院科普】得抑郁症是因为你不够坚强?——抑郁症的四大误区
2025-02-17 17:00:00精神科
“得抑郁症是因为你不够坚强,回家自己调整也能好”在医生对患者及家属反复解释抑郁症的可能原因及必要的干预措施之后,患者家属对患者这样说道。
当前,整个社会仍然对心理疾病存在严重的污名化,个人对心理疾病也存在严重的病耻感。对抑郁症的误区不仅加深了对抑郁症患者的偏见,也可能导致患者延误治疗。本篇文章对抑郁症的常见误区做了一些整理和解释。
误区一:得抑郁症是因为矫情、不坚强

抑郁症和“坚强”挂钩,不仅可能延误治疗,还可能让患者陷入更深的自责和孤立之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超过3.5亿人患有抑郁症。如果一种情绪能影响一个人的正常生活能力,甚至导致死亡,而且是不断增加的数字,这难道不能够称为一种疾病吗?
常有人说“你们这代人比我们那代人幸福多了,吃穿住行样样不愁,我们当年日子过得多艰苦都没有抑郁,我看你们就是日子过得太舒服、没事找事。”
抑郁症不是现代所谓的“富贵病”,每个年代的人都有其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挑战。老一辈人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衣食住行,为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而艰苦奋斗。现在的年轻人不愁温饱,更多的是要面对来自精神上的压力,学业的繁重,就业的艰难,社交的复杂,现代孩子的这些压力,是父母辈们难以想象也不曾体会过的。
误区二:去精神科看病的都是疯子
常有患者说“我一直不敢来精神科看病,害怕被人知道后说我是疯子”。在传统观念里,精神病院、精神科都关着一群疯子,其实真实情况并非如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精神卫生需求的增加,当前精神病学重点逐渐从传统的重性精神障碍延伸至轻性精神障碍,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等,包括睡眠障碍,也是精神病学的研究对象。因此,随着社会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更加全面,多数抑郁症患者愿意走进精神科的诊室来寻求帮助。
误区三:我今天心情不好,是得抑郁症了吗?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一般有具体的原因,持续时间比较短,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我们称之为抑郁情绪,是生活中常见的情绪体验。
抑郁症,其核心症状包括心境低落(低落的心境几乎每天一样,且一般不随环境而改变,但可能会有波动);兴趣和愉快感丧失;导致劳累感增加和活动减少的精力降低,即稍作事情即觉明显的倦,也很常见的症状还有稍作事情即觉明显的倦怠。其他常见症状包括:集中注意能力降低;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认为前途暗淡悲观;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睡眠障碍;食欲下降。
误区四:得了抑郁症,自己调整就行了

抑郁症是一种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复杂疾病,和大脑中某些神经递质的失衡密切相关,遗传因素也可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它是一种真实的、需要医学干预的疾病。
诚然,自我调整是抑郁症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大部分走进医院的患者都是在自我调整不奏效的情况下最终选择就医。患者来到医院不用担心医生会在几分钟的问询后就用大量对身体有害的药物,大部分情况下,医生会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情绪障碍之后,根据病史和心理评估得分判断抑郁症的严重程度。最后,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出可供选择的、安全的、尽量单一用药的治疗方案。
科学研究和临床证据都表明,抑郁症是可以通过治疗改善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都是有效的干预手段。患者需要的不仅是医学上的支持,也需要来自亲友和社会的理解和关爱。
【来源:唐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