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成飞医院科普】藏毛窦和藏毛囊肿

2025-01-14 09:03:53普外胸外科

藏毛窦和藏毛囊肿(PilonidalsinusandPilonidalcyst)统称为藏毛疾病(Pilonidaldisese),是在骶尾部臀间裂的软组织内一种慢性窦道或囊肿,内藏毛发是其特征。

藏毛病欧美国家发病率为26/10万[1],我国还没有流行病学研究数据。男女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21岁和19岁,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4倍。急慢性病例的数量相当;极少数患者无症状。临床表现:患者表现差异很大,既可能是无症状的藏毛腔或藏毛窦,也可能是急性感染或慢性炎症伴排出分泌物的开放性伤口,伤口大小不一

急性:急性发作时的症状包括:坐位或拉伸臀间裂皮肤时(如弯腰、仰卧起坐),臀间区域突发轻至重度疼痛。患者还可能表示该区域间歇性肿胀,以及黏液性、脓性和/或血性溢液。脓肿未引流的患者常有发热和不适。

慢性:慢性藏毛病患者可出现反复或持续性渗液和疼痛,可有1个或多个渗液区域(窦道)。

有少数长期未得到治疗的藏毛窦发生鳞状细胞癌。外观不常见或有侵袭性表现的损伤应活检。

治疗

无症状的藏毛病一般不鼓励进行手术治疗,但需定期复查及随访。

当出现相关症状时,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

1.切开引流;

2.病灶切除创面开放二期愈合,包括通过换药及负压创面治疗的方式,开放伤口愈合时间41-91d;

3.病灶切除一期缝合,常用的包括Limberg皮瓣转移技术:恢复快,复发率低,及其他皮瓣转移技术甚至中线及中线旁缝合技术,而闭合伤口愈合时间10-27d;

4.还可以使用激光消融、视频辅助等技术治疗,但需要专门的设备和专业技术(弱推荐)

一期缝合伤口后,外科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引流。引流可降低积液等伤口并发症的发病率,但并不会影响伤口感染率或复发率。是否引流可能应根据皮瓣的大小及重建后的潜在遗留死腔体积来决定。是否拔除引流管应由外科医生判断。


基于臀沟毛发与藏毛疾病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定期臀沟剃毛或采用其他脱毛方法(如激光,脱毛膏)去除臀沟及周围皮肤的毛发,对其治疗有益;但亦有证据显示,剃刀刮毛或激光脱毛可能会增加藏毛病根治性手术后的复发风险。因此,对藏毛脓肿切开引流后或局部治疗局限性藏毛病后推荐脱毛的做法并不一定适用于因更广泛的藏毛病而接受切除术的患者。

参考文献:

[1]曹永丽,杨维维,魏东.《骶尾部藏毛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要点解读[J].结直肠肛门外科,2024,30(05):648-653.DOI:10.19668/j.cnki.issn1674-0491.2024.05.025.

来源:肖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