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飞医院科普】中药都是苦的吗?
2024-12-05 08:50:27药学部
很多人会认为,中药都是苦的,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认知。不同的药物会有不同的滋味。中药药味的确定,最早是由古代医家口尝而得,并在药书中予以记载、流传后世。在这个过程中,古代医家发现药物所具有的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存在着若干规律性的联系。因此,中药“药味”的概念,不仅表示每一种药物用味觉感知后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了药物的实际性能。今天,将为大家逐一介绍。

一、辛味药物
这类中药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等功效。临床常见的辛味药物包括麻黄、桂枝、紫苏、细辛、生姜等。此类药物多含有挥发油,适用于外感风寒、气机阻滞等病证。
二、甘味药物
这类中药具有补益、和中、缓急等功效。临床常见的甘味药物包括人参、党参、黄芪、大枣、麦冬、阿胶、肉桂、杜仲等。其中,人参、党参、黄芪具有补益调和功效。大枣、麦冬、阿胶具有缓解血虚、阴虚的功效。这类中药往往含有淀粉、多糖及蛋白质等,多适用于体虚多汗、脾虚久泻等病证。
三、酸味药物
这类中药具有收敛、固涩等功效。临床常见的酸味中药包括覆盆子、乌梅、五味子、酸枣仁、苦参等。其中,覆盆子具有补肾壮阳的功效,乌梅具有敛肺止咳的功效,五味子具有固表止汗的作用。这类中药往往含有较多的有机酸,多适用于体虚多汗、脾虚久泻等病证。
四、苦味药物
这类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泻火泻下、利水渗湿等功效。临床常见的包括黄连、黄芩、当归、川芎等。其中,黄连、黄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当归、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这类中药往往含有生物碱、苷类等,多适用于焦湿热淋证、湿热黄疸等病证。
五、咸味药物
这类中药具有泻下、软坚散结等功效。临床常见的包括芒硝、大青叶、玄参等。其中,芒硝具有泻热通便的功效,大青叶、玄参具有补肾益气的功效。这类中药往往含有盐类,多适用于肝阳上亢证、肾阳虚衰等病证。
此外,还有“淡”、“涩”两种药物味道。淡味,有渗湿、利尿作用,多用以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猪苓、茯苓等利尿药。涩味药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多用以治疗虚汗、泄泻、尿频、滑精、出血等证,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能涩肠止泻等。
【来源:于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