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成飞医院科普】揭秘小宝宝肌肤上的“红宝石”——婴儿血管瘤的奥秘

2024-06-26 17:52:19儿科

在新生儿的身上,有时候会出现一些红色的小斑点,这些斑点有可能随着时间逐渐变大、变厚,甚至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颜色。这些红斑是什么呢?答案是血管瘤。那么,什么是血管瘤?它有什么特征?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地了解一下。

什么是血管瘤?

血管瘤,又称为血管畸形,是指一组发生在血管组织中的良性肿瘤。在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早期血管组织分化阶段,由于其控制基因段出现小范围错构,而导致其特定部位组织分化异常,并发展成血管瘤。血管瘤的发生率很高,根据统计显示,婴儿血管瘤的发病率约为4%-10%

血管瘤有什么表现?

不同类型的血管瘤临床表现各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草莓状血管瘤:呈鲜红色或暗红色,高出皮面,境界清楚,质地较软,形状如草莓,直径从几毫米到数厘米不等。出生时可能不存在,多在生后1~2个月内发现,以后数月到数年内逐渐增大。

2. 海绵状血管瘤:呈隆起的肿块,皮肤呈紫蓝色,触之柔软似海绵。病变一般不超过皮肤,可发生于皮下组织、肌肉、肌腱等处。

3. 蔓状血管瘤:由扩大的小动脉和小静脉吻合而成,多见于四肢,外观呈蚯蚓状迂曲,有明显搏动感和震颤感,听诊可有吹风样杂音。

长了血管瘤对小婴儿有什么影响?

血管瘤对小婴儿的影响取决于其类型、大小、位置以及生长速度。以下是血管瘤可能对小婴儿产生的一些影响:

1. 外观影响:血管瘤通常呈现为皮肤上的红色或紫色斑块,可能会影响婴儿的外观,尤其是在面部或其他显眼部位的血管瘤,可能会引起家长和周围人的关注。

2. 功能障碍:如果血管瘤位于关键部位,如眼睛周围,可能会影响视力发展;在耳朵附近可能会影响听力;在口腔或咽喉部位可能会影响进食和呼吸。

3. 心理影响:虽然婴儿本身可能不会意识到外观上的差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他儿童的反应或社会环境可能会对患儿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4. 并发症风险:某些血管瘤可能会导致并发症,如出血、感染或溃疡。特别是快速生长的血管瘤,可能会对周围组织造成压迫,导致疼痛或其他问题。

5. 自发性消退:许多婴儿血管瘤在出生后的前几年内会自行缩小甚至消失,但这个过程可能会伴随皮肤松弛或色素沉着等后遗症。

6. 治疗需求:根据血管瘤的严重程度和位置,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或手术干预。这些治疗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

7. 监测和随访:患有血管瘤的婴儿需要定期监测和随访,以评估血管瘤的生长情况和潜在的并发症。

血管瘤的预防与治疗

由于血管瘤大多在生后1岁内发生,此时正值婴幼儿生长发育关键时期,如果血管瘤生长速度过快,往往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预防血管瘤的发生尤为重要。

1. 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孕妇和胎儿避免接触化学药品、放射性物质、农药等有害环境因素。

2. 保持孕期合理膳食:孕妇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避免摄入过多高热量和高脂肪食物。

3. 定期产检:孕妇应定期进行产检,特别是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高危人群,更是应该密切关注胎儿的发育情况。

在治疗方面,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对于不同类型的血管瘤,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对于表浅性、局限性、生长缓慢的血管瘤,可采取激光治疗或局部注射硬化剂等方法;对于生长迅速、侵犯范围广泛、影响器官功能的血管瘤,则应积极采取手术切除等方法进行治疗。同时,对于大面积、深部型、危及生命的血管瘤,应及时至专业医疗机构进行综合治疗。

总之,小婴儿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消退。但是,对于一些快速生长或对婴儿健康造成威胁的血管瘤,需要及时就医。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需要注意预防措施,合理饮食、保持卫生、避免刺激等,以保障婴儿的健康。

【来源:贺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