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成飞医院科普】“学习困难”门诊,能缓解学习困难吗?

2024-04-02 15:43:38儿科

前段时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学习困难”门诊登上了热搜,据了解,北京、南京、武汉、杭州等儿童医院也都开展了“学习困难”门诊,门诊现场也是相当火爆!

很多家长对此感兴趣并表示相见恨晚——

效果好吗?

快来帮我的孩子看看!

要是我小时候也有就好了!

在大家的普遍认知里,学习困难等于学习差,要么是孩子偷懒不认真,要么就是智商有问题学不进,这事儿真能通过“寻医问诊”解决?

什么是学习困难?

“学习困难”,一般大家都笼统的理解成学习能力低、学业表现不佳。在医学上,“学习困难”则是一个临床症状的描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学习障碍、情绪障碍、精神发育迟缓、孤独谱系障碍等疾病都可能造成孩子的“学习困难。学习障碍是指智力正常的儿童在阅读、书写、拼字、表达、计算、推理等方面的基本心理过程存在一种或多种特殊性障碍,这些障碍导致相应学业领域成就低下,如阅读、数学和书写等。

学习障碍的分类及具体表现:

1. 阅读障碍:基础阅读障碍是孩子很难理解字母、单词和读音的关系。出现对不同字形的误读或字和读音无法正确的配合,容易混淆形状相近的字母和字。阅读理解障碍时孩子对段落,词句的理解有困难,无法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内容。当孩子阅读长段落的文章时,不能逐字逐行阅读,经常漏掉个别字甚至漏行,有时是增加字词。阅读不流畅,速度太快,容易出现“语塞”等。

2. 数学障碍:孩子对于数学问题的理解,数字的组合,对时间的理解以及货币的使用都会出现一定的挑战。比如:缺乏按顺序数数的能力、缺乏使用四则运算符号的能力、不理解数字和计算符号的意义,不能辨别形状、大小、数量、体积等,无法估算距离,对时间理解困难,孩子经常容易迟到,没有时间观念,难于理解图形,几何算术困难等。

3.书写障碍:主要表现为孩子在书写方面比较笨拙;写字常丢偏旁部首或张冠李戴;书写时经常出现笔顺错误;听写存在困难,往往听后写不出字;书写时存在语法错误或语义错误等。

4.运动障碍:孩子精细运动的能力会有一些欠缺,在手眼协调,保持平衡以及手部的灵巧度都会对孩子的学习有影响。常见的问题包括握笔,字写的不好看等需要手眼协调的事情。

5.表达障碍:孩子对于语言信息的处理有困难,在和他人交谈中理解对方的表达,和对方形成对话,以及正确的回应和理解他人语言表达的内容有困难。所以在沟通中容易出现别人问东,孩子答西的行为。在书写表达方面,孩子对于写出自己想法,把不同的词语和短语拼合在一起,组织自己的思维去完成文章内容的书写都是非常有挑战的。常见的问题是孩子的作文经常容易跑题,导致分数上不去。

6.听觉处理障碍:无法听清不同声音的区别,有听觉处理障碍的孩子在阅读、理解和语言之间的听觉信息处理会较为困难。导致孩子在课堂中无法完全处理老师讲课的声音,导致漏掉上课的信息。

7.视觉处理障碍:对于视觉信息的处理有一定的困难。孩子在阅读、数学、识别地图、识别图标以及分别不同的图片都会有一定的挑战。有的孩子一个人会经常迷路,无法自己到达目的地。


学习困难的病因是什么?

总的来说,是由遗传、发育、环境、情绪以及家庭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学校的困难并不总是源于学习障碍,焦虑、抑郁、压力事件、情感创伤、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孤独谱系障碍等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挑战性。不同的病因会影响孩子不同的学习能力。

学习困难如何治疗呢?

对学习困难的儿童要认真了解病因,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治疗。治疗措施应根据学习障碍儿童的年龄、类型、程度、临床表现及心理测评结果来确定。一般原则是以接纳、理解、支持和鼓励为主,以改善学习困难患儿不良的自我意识、增强其自信心和学习动机。公认有效的方案主要是教育疗法、药物疗法和精神(心理)疗法,综合应用并持之以恒效果更佳。

学习困难能治好吗?

学习困难是一个在很多因素的作用下,造成孩子学习状态不好、成绩不良的结果。国内外研究报道学习困难的发生率为20%左右,男生比女生数量更多一些。造成孩子学习困难、成绩差、跟不上同龄人的原因很多,除了孩子自身的神经发育水平、精神心理障碍和抵触情绪之外,跟家庭教育、文化环境等也有很大关系。在大部分家长的反馈中,孩子学习差的最大原因是“注意力不集中”,经过医生的诊断后大部分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这些孩子从生理层面上难以掌握自己的注意力,造成在听课时候容易分心、发呆、写作业畏难拖拉等。这类孩子往往会被家长和老师误以为不爱学习,经常被划分为“学渣”,在学校和家庭中也因此遭受歧视。这类学生经过门诊的正规干预,学习情况会大大改善,甚至在几个月内就会出现成绩突飞猛进的情况。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在接受系统的训练之后,大部分都能得到改善和提高。

“学习困难”门诊不卖“聪明药”哦!

很多家长在刷到“学习困难”门诊的视频后,纷纷感叹自家的孩子“有救了”。仿佛孩子的学习成绩差、学习习惯差,可以像感冒一样,吃上几颗药就可以痊愈,变成一个“小学霸”。

但实际上,很多“学习困难”的孩子,自身并没有太大困难,只是由于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合理或学习环境不合适,导致其没有达到理想的学习状态。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建议父母先在家进行一些调整和改变:

1. 尽可能减少学习空间里的干扰因素

由于孩子的注意力容易被外部刺激吸引,所以在孩子学习时,父母应最大限度地清除周围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

家人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看电视、玩手机、大声聊天喧哗;

把孩子的书桌清理干净,尽量不要留有干扰物;

孩子用的笔、橡皮、尺子等文具不要太花哨;

当父母陪在孩子身边时,最好自己也能专心看书,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孩子一个榜样。

2. 帮孩子调整好学习状态

良好的身心状态是孩子保持专注的基础,所以,父母要确保孩子学习时,状态已经准备好。

如果孩子喜欢运动,放学后、做作业前,不妨先带他在外面活动一番,让他宣泄掉旺盛的精力再开始学习。

父母要注意让孩子劳逸结合,尽量不要把日程排得太满。

学习过程中,孩子如果有要吃东西、喝水、上卫生间等不良习惯,可以通过制定规则、做好时间管理等方式,有意识地帮孩子进行调整。

3. 平时加强专注力的培养

孩子做事时不频繁打扰孩子,让孩子有机会养成专注的习惯;

少给孩子玩电子产品,以免孩子习惯了高强度刺激而难以安静地学习。

无论何时,父母给予孩子的充分、无条件的爱,都是治愈孩子最好的良药。

【来源:宋宏梅